家长分享
每个孩子都应该拥有学习的春天
新闻标签
发布日期
2013-11-13 06:04:34
阅读
6867

每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之初,都是一张白纸。启蒙教育就是在白纸上画画,就一般规律而言,画什么得什么。俗话说,一年之计在于春,我们完全可以把幼儿阶段的启蒙学习看作孩子一生学习的春天。从这个角度上看,良好的启蒙教育就等于孩子日后成功的一半,至少可以为孩子进入学校学习,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。


每个孩子都应该拥有学习的春天




不懂成长规律,难有适时教育


要想对学龄前的孩子进行适时的教育,首先就要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。1到3岁期间,是孩子大脑神经发育最迅速的时期,如果在这个时期教育得当,其大脑神经元的链接就会紧密而丰富,脑神经发育完善的孩子,在日后的学习和活动中,就会表现出机敏灵活、反应迅速的特点。


配合这个阶段的脑发育,适时的教育内容应该放在让孩子与世界建立感性联系上。这个联系不是靠父母讲解或让孩子去背书,而是靠孩子全身心地参与各种他感兴趣的活动建立起来。一句话,发展孩子用自己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去多方感受世界。


生物进化是这样安排生命的,当一个婴孩初来人世,他身体中发育最好的器官是嘴。所以,婴孩一出生,就会立刻使用自己灵活的嘴去寻找奶头,他还会喝水。稍大一点点,婴孩便开始用嘴去品尝他能触摸到的一切物品,包括玩具、餐具、尿垫等等,只要能抓到手上,就会立刻送进嘴里。当他能站立走路时,他就开始捡地上的东西并放到嘴里,甚至连墙皮也要抠一抠,然后送进嘴里尝一尝。年长的阿婆会说这是孩子缺钙的表现,其实,这是孩子在用他的嘴来感受世界,积累属于他自己的生活经验。心理学家把这种学习叫做感官探索,属于触觉学习。


每个孩子都应该拥有学习的春天 

培养3岁前的孩子,主要是帮助他们发展触觉(感觉),这期间孩子体验得越多,大脑神经元的链接就越丰富,神经元链接类似于电脑编程序,没有经过神经元链接过的事物,孩子就无法理解。比如,最早和孩子藏猫猫,父母拿一块较大的毛巾把自己遮住,孩子就会大哭,他以为父母离开他走掉了。玩过几次这个“失而复得”的游戏之后,孩子就不哭了,他甚至可以上前把遮住父母的毛巾拉掉,因为他知道父母没有真的离开,只是藏在毛巾后面而已。这是因为在前几次的游戏中,他的脑神经已经和这个藏猫猫的结果链接起来了,再遇到同样的行为,大脑会自动开启链接,身体也随机做出相应的反应,而不是哇哇大哭。


3岁之前不易教孩子写字,因为他们的神经末梢没有发育完善,手指不够灵活,常常拿不住笔,或握笔姿势不正确。这时,父母或老师会很认真地纠正孩子握不住笔的“毛病”,可孩子没有能力一下改正,不懂教育规律的父母或老师就一次次地纠正孩子,让孩子早早品尝到了失败的沮丧,而父母和老师却浑然不知。


4至6岁期间,孩子的脑发育已经到了可以短时间控制自己情绪的阶段,这时,他们可以上幼儿园了。在集体生活中,规则意识开始萌芽,懂得排队洗手,依次玩玩具。在与人相处时,会主动说“谢谢”、“对不起”。


在课堂上,他们可以集中精力15至20分钟,能够学一些简单的常识性知识,但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,思维特点仍然是具体和形象的(抽象思维的能力还没有建立起来)。此时,教他们算算术,大部分孩子会有困难,因为他不理解抽象的数字1、2、3、4、5为何物,只认得1块糖、2个苹果、3个橘子的具象实物。在听大人说话时,他们也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去理解,如教师说“一滴水,不起眼儿”,他们会理解成“一滴水,肚脐眼儿”,因为他们的知识积累仅限于此,不知道“不起眼儿”为何物。


每个孩子都应该拥有学习的春天 

4岁以后,孩子开始具备给事物分类的能力了。他们一般会把苹果、桃子、鸭梨归为一类,认为这些是可以吃的;把太阳、卷心菜归为一类,认为这些都是圆形的;把玉米、香蕉归为一类,认为这些都是黄色的。这时孩子的概括能力很低,父母不要硬性纠正或讲道理,讲了孩子也很难理解,反而会觉得自己很笨,易产生不自信心理。这类“问题”一般会随着年龄和认知能力的增长自然解决,父母应该做的是保护孩子的学习热情。可在现实生活中,父母的做法正好相反。据华东师范大学周念丽教授的调查,每天前来幼儿园接孩子的父母,有70%以上的人,第一句话问的是:“你今天学到什么本领了?”20%的父母问:“你今天吃了什么?”只有不到10%的父母什么都不问就把孩子领走了,基本上没有家长问:“宝宝,今天你在幼儿园开心吗?”多数幼儿园孩子的父母关心的是孩子学会了什么知识,很少关心孩子实际技能的获得。由于父母更多地关注孩子学会了什么知识,轻视实际技能的获得。这使得很多孩子会背唐诗、熟读英语,却不会自己吃饭、穿衣。


在教育发达的欧美国家,学龄前儿童的生活能力普遍高于中国的孩子,他们除了吃饭、睡觉,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大自然中,和植物、小动物混在一起玩耍。即便是在极其重视教育的以色列,幼儿园在放学时,父母问的最多的也不是学习,而是“你今天提问题了吗”。


6岁以后到11岁属于小学阶段。小学生身心发展应该分两个阶段:一到三年级是初级阶段;四至六年级为高级阶段。


每个孩子都应该拥有学习的春天 

初入校门的小学生,在很大程度上仍保存着幼儿后期的生理、心理特点,对他们的教育设计,仍然以玩为主。在欧美国家,小学前3年的课程设计,死记硬背的知识很少,绝大部分课程都是以感性为主的学习内容。如美国缅因州小学三年级的常识课,其中一课是《识蛋》,教学大纲要求孩子认识5种会产蛋的动物。老师的教学并没有让孩子读课文,记住产蛋的动物叫什么名字,而是带孩子到大草坪上去玩,在玩的过程中,让孩子发现老师事先放在草丛边上的一枚蛋,好奇的孩子就大喊大叫,让其他小朋友过来看,老师也会跑过来,不失时机地问大家:这是什么动物产下的蛋呀?小孩子会七嘴八舌地猜想鸡、鸭、鹅、鸟、乌龟、恐龙等等。老师告诉孩子们:我也不知道,你们回家上网查一查,看看都有什么动物能产下这样的蛋。在第二天的课堂上,孩子们一共找出了20多种动物的名称和图片,包括这些动物的特点和生活规律也都能说个大概。一节课在快乐中圆满结束,老师超额完成了教学内容,孩子们收获颇丰又其乐融融。这种学习的效果,比直接背诵记忆留给孩子的记忆更长久。这就是感性教育的优势。


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,孩子们的脑重量已接近成年人,大脑皮层的发育也逐步完善,情感趋于稳定,这些都为无情境的逻辑知识学习奠定了基础。这时,可以增加学习的难度,因为多方面的知识获得,会给他们带来成就感。他们不再靠成人的评价来估计自己,而是能够把自己的行为与其他人的行为加以对照、思考,并做出独立的判断。此时,他们已从儿童走向了少年。


恰当启蒙,离不开对知识的认识


知识分两类:一类是文本知识;一类是默会知识。


每个孩子都应该拥有学习的春天


今天学校里传授的绝大多数是文本知识,其特点是具有逻辑性,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,由教师讲授,学生记忆,通过考试检测掌握的程度。文本知识是一种无情境的学习,属于理性思维的一部分,我们可以欣赏它也可以评判它。比如乘法口诀中,三八二十四,错一个数,就会被质疑。


默会知识的特点是不能靠文本传承,听老师讲课也学不会,只可意会或体悟才能掌握的知识。比如骑自行车,通过看书或老师讲授学不会,必须上去骑一骑,体验一下就知道了,它属于身体协调性的问题,靠领悟。默会知识是一种有情境的学习,它很重要,但一直不被重视,原因是不能写成课本在课堂教授,也没有考试标准,如走路、跳舞、游泳、下棋,包括灵机一动。


对学前和小学低龄段的孩子而言,他们更适合默会知识的学习,因为他们的身心发育以感性为主,喜欢全身心地参与,不仅喜欢看和听,触摸或品尝同样会给他们带来快乐和记忆。引导他们“以世界为课本”去学习,远比“以课本为世界”地学习快乐得多,收获更大。


春天之于四季,幼年之于人生,实乃重中之重。如果每个教育者懂得合理教育、适时启蒙,那么,每一个孩子都将得以在春天中快乐地学习、成长。





  (本文选自《新东方精神》季刊总第27期)


文/BBunion编辑部
首页 | 品牌中心 | 课程中心 | BBunion资讯 | 加盟BBunion | 联系我们 | 网站地图 | 专题页 | 手机版

热门标签: 早教加盟中心 | 早教加盟 | 早教中心排名 | 早教加盟网 | 早教中心 | 早期教育 | 早教 | 早教投资 | 早教机构 | BBunion早教 | BBunion国际早教 | BBunion | 早教加盟 |

地址: 厦门市海沧区海沧大道893号泰地海西中心B座17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备案号:闽ICP备14009374号-2
Copyright ©福建省港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 电话: 400-0078-777    0592-5980277